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了解精神科醫生與藥物治療在躁鬱症的角色

了解精神科醫生與藥物治療在躁鬱症的角色

躁鬱症是一種常見的情緒障礙,患者時常會經歷高度亢奮的躁期和低沉抑鬱的鬱期。這種極端情緒的變化不僅影響日常生活,也可能對工作、人際關係和身心健康造成重大影響。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,全球約有 5% 的人群患有不同程度的躁鬱症。在香港,越來越多人開始意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。本文為大家介紹精神科醫生與藥物治療在躁鬱症的角色。

精神科醫生的專業角色

精神科醫生是躁鬱症患者尋求治療的重要起點。與一般醫生不同,他們專注於診斷與治療心理疾病,並能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人化的治療計劃。精神科醫生會通過詳細的病史詢問、心理評估以及身體檢查來診斷躁鬱症,確認患者是處於躁期、鬱期還是穩定期,他們的治療方法通常包括心理治療與藥物治療的結合。

藥物治療如何幫助穩定情緒?

常用的躁鬱症治療藥物包括情緒穩定劑和抗抑鬱藥,這些藥物能幫助患者穩定情緒並減少躁鬱發作的頻率。此外,有些患者可能需要抗精神病藥物來處理嚴重的躁期症狀,例如失眠或過度興奮。

然而,藥物的選擇需要根據個人體質、病史和生活習慣等多方面的因素決定。因此,服用藥物前應由精神科醫生詳細評估,並在治療期間定期跟進,確保藥物的劑量與效果達到最佳平衡。同時,患者需了解藥物可能帶來的副作用,例如噁心或嗜睡,並在出現不適反應時,應及時向醫生反饋。

融合心理治療與支持網絡

雖然藥物能有效緩解躁鬱症症狀,但也需要心理治療和家庭支持,讓患者進一步康復。心理治療能幫助患者學習管理情緒的技巧,改善應對壓力的能力。家人的關愛和理解,則能減少患者的孤獨感,鼓勵他們積極參與治療。

香港的精神健康資源豐富,除了公立醫院的精神科門診,許多非政府組織(例如明愛向晴軒)也提供心理健康服務,幫助患者和家人應對心理健康挑戰。

心理健康不容忽視,若出現相關症狀,請及早尋求專業協助,讓自己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。